據CSM Worldwide介紹,目前已出現了豐田汽車在亞洲市場的份額下降和中國的市場增長放緩的跡象。汽車行業(yè)的專業(yè)預測公司——美國CSM Worldwide調查了全球主要汽車廠商和部件廠商,并發(fā)布了2014年亞洲市場展望。
圖1 2014年各地區(qū)的生產份額 亞洲為43%,將達到3900萬輛。從2007年起,中國將增加580萬輛。
圖2 豐田在亞洲的份額下滑 因本土汽車廠商崛起,豐田和現代起亞的份額下滑。
圖3 中國和印度本土廠商的產量 中印在亞洲的生產份額將達到近19%。2014年僅中國就達到550萬輛。
在汽車產業(yè)增長依賴新興市場國家的情況下,直到2014年,亞洲市場都會帶動全球汽車市場整體的增長。CSM公司指出,2014年車輛總重在3.5t以下的輕型車在各地區(qū)的生產份額方面,亞洲為43%,將比2007年的39%增長4個百分點。預計亞洲產量為3900萬輛,比2007年增長1200萬輛(圖1)。亞洲產量增長最多的是中國,7年內將增長580萬輛。印度和泰國也將分別增長350萬輛和100萬輛。 全球的汽車生產規(guī)模將達到8900萬輛,其中份額占首位的是豐田汽車,將以約14%的份額保持首位位置。但是,僅從亞洲市場來看,隨著各國本土廠商的崛起,豐田的份額將不得不減少(圖2)。
預計到2014年,豐田的份額將由2007年的25%左右降至21%左右,同樣,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的份額也將由13%降至11%。而中國和印度本土廠商的產量將從2007年的350萬輛左右,增至2014年的700萬輛以上,兩國本土廠商合計份額將達到近19%(圖3)。
因失業(yè)率升高等因素,中國的增長將放緩
雖然中國一直帶動著亞洲的增長,但目前已出現了2012~2013年增長放緩的跡象。從2009年起,與上年相比的增長率將開始下降,2014年增長率將降至2%左右(圖4)。
圖4 中國的汽車產量 2010年可能超過1000萬輛,但增長將放緩,2014年將僅比上年增長2%左右。
CSM亞洲業(yè)務副總裁武谷匡城指出:“由于工資和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將向低成本國轉移,中國的失業(yè)率很可能升高。沿海地區(qū)汽車的普及率已經在高位和今后收入兩極分化的進一步加劇都將給中國的汽車產業(yè)帶來很大影響”,預計中國的汽車銷售增長在數年后將會穩(wěn)定。
圖5 2008年中國和印度各級別車型的銷售份額 中國與發(fā)達國家相同,多銷售C級車,印度以A和B級車為主。
圖6 2014年泰國環(huán)保車產量將達到45萬輛額 預計2014年泰國的銷量為110萬輛左右,實際產量為45萬輛左右更為合理。
與之相反,CS預計印度將持續(xù)增長。其理由是到了2014年印度的汽車產量還只有500萬輛強、少于中國,同時印度還有望作為出口基地,因此2014年預計將比上年增長5%以上。市場上需要的車輛方面,中國以C、D級為主,而印度以A、B級的小型車為主(圖5)。尤其A級方面,鈴木的“A-Star”和印度塔塔汽車的“nano”在2008年底上市,競爭愈發(fā)激烈。
拉動泰國市場的也是小型車。泰國出臺了環(huán)保汽車政策,推進生產汽油車排量在1.3L以下、柴油車排量在1.4L以下、燃效在20km/L以上的小型車。
包括5家日資廠商在內的7家企業(yè)已瞄準該政策開始行動。本田、三菱汽車、日產汽車、鈴木、豐田及塔塔已獲得制造許可,德國大眾也遞交了申請(圖6)。雖然生產能力的合計超過78萬5000輛,但CSM預計2014年泰國的環(huán)保汽車產量應該在45萬輛左右(圖7)。
圖7 泰國環(huán)保汽車的生產能力為78萬5000輛 7家企業(yè)已表明生產排量1.3L以下(汽油)、1.4L以下(柴油)的環(huán)保汽車。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