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軌交列車家族中“塊頭最大”的車型,這列國產A型車寬度達3米,6節(jié)車廂最大載客量為2460人。列車最大運行時速可達80公里。車內裝有與司機通話裝置,遇到緊急情況,乘客可與司機在第一時間進行溝通。此外,列車的每節(jié)車廂都安裝有兩個攝像頭,可隨時監(jiān)控車廂內的突發(fā)情況。
專家透露,國產化A型列車具有鋁合金車體、轉向架以及整車集成設計和工藝,采用國產化的牽引及輔助系統(tǒng),整個列車國產化率已接近90%。它按照上海軌道交通車輛和線路運營條件自主設計、研制,達到與上海目前運營的西門子、阿爾斯通、龐巴迪車輛同等技術水平,可同時滿足地面線路、高架線路及地下隧道線路上的運營要求。
由于國產化A型車采用大量國產部件,因此造價和維修成本將對國外A型車形成極大的競爭力。據介紹,國產化A型列車調試時間緊、任務重,有關部門事先制定了周密的調試計劃,包括人工調整運營間隔、列車站臺廣播、統(tǒng)計運營里程、匯總列車故障等等。
軌交列車根據“體寬”可分為A、B、C三個型號,以A型列車寬度最大,載客量最多。目前在上海1、2、3、4、9號線以及深圳、廣州、南京地鐵運營的都是A型列車,它們多為進口產品或引進技術制造。據悉,A型地鐵列車國產化是《國務院加快振興制造業(yè)若干意見》確定的16個關鍵領域實現重大突破的主要任務之一,也是上海市重大產業(yè)科技攻關項目。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