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無功補償效益的簡要分析
配變低壓無功補償能有效降低配電變及以上輸配電網的損耗。由于計算整個電網損耗涉及因素多,工作量大,下面僅以圖1中節(jié)點4的1000kVA變壓器為例,通過簡單計算,說明無功補償具有巨大的直接和間接效益。
設補償前節(jié)點4變壓器滿載運行,視在功率S=1000KVA,功率因數(shù)COSφ=0.85,年用電時間為T=3000小時,計算:1)若將COSφ提高到0.95,計算需要的補償電容器容量;2)補償前需要支付的年費用;3)補償裝置單位投資為150元/kvar,補償裝置本身損耗為3%,投資回收率為10%/年,計算補償后的年效益。
根據(jù)已知條件,可計算補償前
P1=SCOSφ1=1000×0.85=850kW
Q1=Ssinφ1=1000×0.52678=526.78kvar
1)求需要安裝的補償電容器容量x
因裝置本身有功損耗為3%,補償后的電網無功Q2=526.78-x,要求COSφ為0.95,可求tgφ2=0.3287,于是有
可求補償容量x=245.73≈246kvar
2)補償前需要支付的年費用
基本電費:一般按最大負荷收取,設每KVA收取的費用為180元/年,故有
FJ1=180×1000=18萬元
電量電費:設每KWh為0.4元,故有
FD1=0.4×850×3000=102萬元
補償前年費用:
FZ1=FJ1+ FD1=18+102=120萬元
3)補償后需要支付的年費用和年效益
補償后的視在功率和基本電費:
kVA
FJ2=180×857=15.426萬元
電量電費:FD2=0.4×(850+0.03×246)×3000=102.88萬元
補償裝置折舊費:
Ff=150×246×10%=0.369萬元
補償后年費用:FZ2=FJ2+ FD2+ Ff=
15.426+102.88+0.369=118.675萬元
安裝無功補償可獲得的年效益
△F=FZ1-FZ2=120-118.675=1.325萬元
上面僅僅是無功補償提高功率因數(shù)角度計算的效益;如果計及降低輸配電網損耗、功率因數(shù)調整電費,以及節(jié)約建設投資、改善電壓質量等方面因素,其經濟效益更加可觀。
5 產品選型及工程應注意的問題
低壓無功補償安裝地點分散、數(shù)量多,且配電網電壓、負荷情況復雜;工程中相關問題考慮不周,不僅影響裝置正常運行,也帶來很多維護、管理等問題,工程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1)運行及產品可靠性問題
與配電變壓器相比,低壓補償裝置的維護量無疑要高很多;控制系統(tǒng)越復雜、功能越多,維護工作量越大。有些單位從“長遠”考慮,提出聯(lián)網、監(jiān)控等很多要求,無疑會增大投資和運行維護量,事實是很多沒有聯(lián)網的可能。
低壓補償裝置的可靠性在開關和電容器,電容器壽命與工作條件有關,因此裝置的投切開關是關鍵。大量工程實踐表明,戶外配變無功補償因工作條件差,晶閘管或接觸器補償裝置難滿足可靠性要求[2>,機電一體開關是最佳選擇。
2)產品類型和功能選擇問題
對配電臺變的補償控制,有多種類型和不同功能的產品可供選擇。城網臺變多以無功補償為主,很多要求有綜合監(jiān)測功能。農網不同場合要求不同,可考慮配電+補償、補償+計量,特殊用戶可用配電+補償+計量或補償+綜測。
對監(jiān)控功能的要求高,必然成本高、投資大。建議根據(jù)實際需要和使用場合,合理選擇功能適用、價位合理的產品。實際工程上,不應出現(xiàn)一個變臺安裝有多個箱子的情況。
3)控制量選取和控制方式問題
很多專變補償裝置根據(jù)電壓控制電容器補償無功量,這種方式有助于保證用戶的電壓質量,但對電力系統(tǒng)無功補償不可取。前面圖1線路的電壓分析表明,電網的電壓水平是由系統(tǒng)情況決定的。若只按電壓高或低控制,無功補償量可能與實際需求相差很大,容易出現(xiàn)無功過補償或欠補償。從電網降低網損角度,取無功功率為控制量是最佳控制方式。
4)補償效果和補償容量問題
前面實例分析表明,配變低壓補償無功可提高配變功率因數(shù),降低配變損耗,但只節(jié)點6配變裝補償,對10kV線路降損作用很小。因此,某條線路配變安裝補償數(shù)量少或補償容量不足,影響全網(線路)降損和電壓改善效果。
前面計算方法確定補償容量,對實際工程難以實現(xiàn)。配電網日負荷變化大,負荷性質不同,補償容量要求也不同。大量工程實踐表明,對動態(tài)補償在配變容量20%--30%內。同時,對個別情況可能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5)無功倒送和三相不平衡問題
無功倒送會增加線路和變壓器的損耗,加重線路供電負擔。為防止三相不平衡系統(tǒng)的無功倒送,應要求控制器檢測、計算三相無功投切控制。固定補償部分容量過大,容易出現(xiàn)無功倒送。一般動態(tài)補償能有效避免無功倒送。
系統(tǒng)三相不平衡同樣會增大線路和變壓器損耗。對三相不平衡較大的負荷,比如機關、學校等單相負荷多的用戶,應考慮采用分相無功補償裝置。并不是所有廠家的控制器都具有分相控制功能,這是工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6)諧波影響和電容器保護問題
諧波影響會使電容器過早損壞或造成控制失靈,諧波放大會使干擾更加嚴重。工程中應掌握用戶負荷性質,必要時應對補償系統(tǒng)的諧波進行測試,存在諧波但不超標可選抗諧波無功補償裝置,而諧波超標則應治理諧波。
電容器耐壓標準為1.1UN,補償控制器過壓保護一般取1.2UN,超過必須跳閘,如圖1線路首端節(jié)點配變的補償裝置可能發(fā)生跳閘。實際工程中,對電壓較高電網的裝置應予以關注。
總之,由于配電網負荷、場合的復雜性,雖然裝置容量小、電壓低,卻有很多值得認真分析和思考的問題。特別是臺變補償在戶外,使用環(huán)境差,工程上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6 結語
電網無功補償是一項建設性的技術措施,對電網安全、優(yōu)質、經濟運行有重要作用。由于篇幅限制,本文重點對配電網的無功補償技術進行了分析、探討。分析計算結果和大量工程實踐表明,雖然配變無功補償容量小、電壓低,但工程中卻有很多技術問題值得認真分析和思考;而無功補償工程是供電企業(yè)和產品廠家雙方的事情,都應充分重視解決工程中的問題。
7 參考文獻
[1>趙登福,司哲,楊靖等,新型變電站電壓無功綜合控制裝置的研制[J>,電網技術,2000;24(6):14~17
[2>劉連光,林峰,姚寶琪,機電一體開關低壓無功補償裝置的開發(fā)和應用[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3,23(9):46~48
[3>張勇軍,任震,廖美英等,10kV長線路桿上無功優(yōu)化補償[J>,中國電力,2000;33(9):50~52
[4>張勇軍,任震,李本河等,基于配網潮流計算的桿上無功補償優(yōu)化算法研究[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01;29(4):22~25
[5>曹光祖,應系統(tǒng)地重視分散和終端無功補償[J>,低壓電器,1999(5):27~30
[6>朱國榮,李民族等,配電變壓器的晶閘管串聯(lián)調壓方法[J>,變壓器,2002;39(7):22~26
[7>劉連光,姚海燕,倫濤,晶閘管分級電壓調節(jié)器和配電網調壓技術[J>,電工技術,2004(4):5~7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