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新能源車補,補貼or補窟窿?

ainet.cn   2010年05月12日

  最近有報道稱:私人購買新能源車將于本月底出臺,最高將達25萬元。25萬!有點夸張了,25萬是個什么概念,現在市場上買一輛豐田混合動力的普銳斯也不超過30萬,居然買一輛國產的以新能源為名的車就可以得到這么高的補貼,實在有點兒"意外驚喜"。

  而且,在中國很有可能迅速增長為市場"熱點"。根據去年年初國家公布的汽車產業(yè)調整振興規(guī)劃的指導思想,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具體目標是,國內主要乘用車生產企業(yè)應該具有通過認證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產能。到201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5%左右。這個數字意味著到明年底新能源汽車在中國的銷售量理論上至少要達到75萬輛,幾乎相當于北京一年的新車銷售量。

  可是,新能源汽車市場到底怎么樣?

  汽車安全與節(jié)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在一次網絡采訪中提到:目前,中國汽車企業(yè)在混合動力技術上的差距以及由此帶來的高成本,使這一市場的熱度逐漸衰減。以長安混合動力杰勛[綜述 圖片 論壇]為例,采用弱混技術(節(jié)油率10%左右)的混合動力車型價格比汽油版杰勛高了30%以上,市場局面始終沒有打開。

  既然市場打不開,政府開出的"25萬元"補貼恰好成了的"強心針"。

  安永全球汽車行業(yè)中心4月21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60%的中國受訪者稱會考慮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或電動汽車。82%的中國受訪者可以接受充電后的續(xù)航里程不到200英里(約合322公里)。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表示節(jié)油、環(huán)境影響、安全性和政府的激勵措施將對其決定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或電動汽車產生重要影響。由此可見,政府的高額補貼必將帶來一股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大旋風"。

  可是,真要把這25萬補出來,對于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的未來,恐怕不是補貼,而是補不上的一個"大窟窿"。

  25萬的高額先就給新能源車標的出一個非常高的價位,好像只要沾上"新能源",汽車立刻成了高檔商品。國家上手就給補25萬,這車的價格怎么也得超過25萬,總不能買輛車,國家還倒貼吧?如此一來,買新能源車的動力不是節(jié)能環(huán)保,而是國家補貼。一旦開了頭,補貼就要維持下去,當新能源汽車達到一定規(guī)模時,高額補貼必將成為國家負擔,也就失去了市場化運作的基礎。

  更何況,國家補給消費者的25萬元只占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小頭,大頭卻在新能源車的研究方面(包括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乙醇等替代燃料車和氫動力車)。"十五"期間我國這方面的投入是24億元,"十一五"期間(2006年到2010年)對新能源車每年的財政補貼將超過百億元。

  問題是:一旦國家不補貼了,這新能源汽車還搞得下去嗎?

(轉載)

標簽:新能源汽車 補貼 我要反饋 
泰科電子ECK、ECP系列高壓直流接觸器白皮書下載
ABB協(xié)作機器人,自動化從未如此簡單
優(yōu)傲機器人下載中心
2024全景工博會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