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為了拯救“人工智障”Siri,蘋果又收購了一家AI創(chuàng)企!

ainet.cn   2020年05月28日

  Hi,Siri!

  5月28日,據外媒報道,蘋果已收購機器學習創(chuàng)業(yè)公司Inductiv,該公司開發(fā)的人工智能技術可用于識別和糾正數據集中的錯誤,針對對象就包括Siri。

  2010年,Siri被蘋果以2億美元收購。第二年的2011年10月,Siri就正式登陸iPhone 4S,成為第一款將語音助手和智能助手相結合的應用,一時間令業(yè)界驚嘆不已。當時,人工智能概念還并未興起。

  而如今,Siri早已被亞馬遜Alexa、谷歌Assistant等語音助手后來居上,而蘋果HomePod也在智能音箱扎堆的當下,毫無優(yōu)勢可言。

  甚至,由于問題連連,Siri一度成為用戶“調戲”的對象,并戲稱其為“人工智障”。

  那么,蘋果現在通過一系列的“買買買”,能否拯救Siri呢?

語音助手并不簡單

  語音助手是智能語音的應用場景之一,包含語音識別(Automatic SpeechRecognition ,簡稱ASR)、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Language Processing ,簡稱NLP)及語音合成(Text To Speech ,簡稱TTS)三大技術體系。同時,這三種技術的融合正構成了人與計算機之間語音交互的過程,即“聽見”“聽懂”“會說”。

  (更詳細內容可見:一文讀懂智能語音產業(yè)格局:蘋果、微軟無計可施?中國力量正在崛起)

  隨著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融入,計算機能通過機器學習實現訓練和推理,從而真正讓“能說會道”成為可能,也意味著傳統(tǒng)人機交互技術和行業(yè)的格局將被徹底顛覆。

  所以,語音助手并不簡單,除了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合成以及機器學習之外,對于數據挖掘和處理同樣必不可少。

  也許正因如此,蘋果做出此次收購的決定。

  據悉,Inductiv公司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自動識別和糾正數據集中的錯誤,從而為機器學習提供“干凈的”數據集,以提高訓練和推理的效率。也就是說,蘋果試圖從底層技術上彌補Siri的不足。

  然而,Siri被詬病的原因除了核心技術的欠缺外,還與其戰(zhàn)略理念有關。

故步自封若得禍?

  眾所周知,蘋果App Store開創(chuàng)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應用生態(tài)體系,無數公司和千萬開發(fā)者為其貢獻自己的智慧。

  但是,Siri卻秉承了蘋果“封閉”的特性,很長一段時間不向第三方開放,只能在蘋果iOS平臺及設備上被調用。更夸張的是,Siri還不支持第三方應用,只能被蘋果官方應用打開。

  同時,Siri的功能也被限制在付款、訂車、設置待辦事項和查看照片等有限范圍,靈活性有限。

  而反觀,谷歌和亞馬遜等廠商傾向于通過對第三方的開放,以帶來更多“新技能”。其中,亞馬遜Alexa據說“技能”已超過5萬個,而谷歌Assistant則號稱自有加上第三方開發(fā)的功能,也已超過100萬個。

  與此同時,在智能音箱方面,亞馬遜、谷歌依舊占據領先位置。

  據權威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發(fā)布的《智能音箱廠商&OS出貨量和使用量市場份額按區(qū)域劃分》報告顯示,亞馬遜、谷歌、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位列前五位,蘋果位居第六。由此可見,除了國外巨頭之外,國內的百度、阿里巴巴和小米也早已超越蘋果,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態(tài)勢。

  而且,各家語音助手均可提供給第三方,并且除了家居之外,還可以應用在移動終端、汽車、電商、教育、醫(yī)療、金融、安防、營銷、商業(yè)等多種應用場景中,對于技術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都帶來極大的提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語音助手不僅是一種技術,也是一個流量入口。在用戶的使用中,可以積累大量的數據,并供機器學習以提升訓練和推理的能力,從而實現“自我成長”。

  就在其他廠商的語音助手不斷“成長”的同時,Siri顯然是大大落后了。

“買買買”真的有用嗎?

  自2010年,將Siri收入囊中后,蘋果一直沒有閑著,啟動“買買買”模式,收購了不少語音、機器學習和數據相關初創(chuàng)企業(yè),目的就是不斷加強Siri。

  2013年10月,蘋果以4000萬美金收購被稱為“云數據的搜索引擎”的Cue,并將其整合到Siri中。

  2014年,蘋果收購了自動化語音識別技術公司Novauris,希望利用Novauris團隊開發(fā)自己的語音技術,進一步完善了Siri的功能。

  2015年10月,蘋果收購了英國語音技術初創(chuàng)公司VocalIQ,以加強蘋果語音助手Siri的對話功能。

  2016年8月,蘋果收購了西雅圖創(chuàng)業(yè)公司Turi,擴大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團隊。在此基礎上蘋果發(fā)布了Turi Create框架,簡化機器學習模型的開發(fā)。

  2016年9月,蘋果收購了印度機器學習公司Tuplejump。

  2017年5月,蘋果以約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創(chuàng)業(yè)公司Lattice.co。

  2018年,蘋果收購了專注隱私的人工智能創(chuàng)業(yè)公司Silk Labs。

  2020年1月,蘋果收購了低功耗人工智能創(chuàng)業(yè)公司Xnor.ai。

  2020年4月,蘋果收購了AI初創(chuàng)公司Voysis,該公司開發(fā)了一個數字語音助手平臺,以更好地理解人們的自然語言。

  盡管無法確認在蘋果這些收購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技術和解決方案被應用到改善Siri中,但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顯然并未奏效。

  目前,科技巨頭收購初創(chuàng)企業(yè)早已成為慣例,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屢屢靠收購來填補自身的不足。但從具體的例子來看,沒有一家巨頭是靠收購異軍突起的,其背后離不開自身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同時也依靠構建一個開放的生態(tài)體系,吸引全球開發(fā)者加入其中,共贏互利。

  同樣,從蘋果自身來說,iPhone、iPad、iWatch、MacBook等都是顛覆性的產品,奠定了“蘋果帝國”堅不可摧的地位。而App Store也開啟了創(chuàng)新的開放生態(tài)的模式,普惠千萬開發(fā)者,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典范。

  所以,蘋果想要從根本上改變現狀,仍然需要從自身出發(fā),通過技術、產品和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再次探尋能夠顛覆業(yè)界的產品,帶給人們新的驚喜。

(轉載)

標簽:蘋果 我要反饋 
泰科電子ECK、ECP系列高壓直流接觸器白皮書下載
優(yōu)傲機器人下載中心
億萬克
專題報道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簡稱“WAIC 2025”)將于7月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覽館舉行... [更多]

加入全球AI浪潮第一現場
加入全球AI浪潮第一現場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將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和世博展覽館舉辦,本屆大會主題為... [更多]

聚力同行 · 新智“碳”索
聚力同行 · 新智“碳”索

“新華社-智能·零碳”項目策劃以“聚力同行·新智‘碳’索”為主題的新能源專題,主要圍繞光伏、儲能、鋰電、氫能、風能五大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