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人離不開互聯(lián)網(wǎng)和顯示屏的時代,平面顯示技術就變得尤為重要,而眼下新興的OLED研發(fā)和應用 讓我們看到了折疊式顯示屏的可能。
2016年8月30日至9月1日,華南地區(qū)首屈一指的專業(yè)電子展會——第二十二屆華南國際電子生產設備暨微電子工業(yè)展(NEPCON South China 2016)將在深圳會展中心榮耀登場。作為華南地區(qū)最富盛名的電子制造展會,NEPCON South China幾乎涵蓋全部的電子制造產業(yè)鏈,包括EMS/OEM/ODM,LED,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計算機,通信電子和醫(yī)療電子等熱門應用領域將被充分聚焦。在這個人人離不開互聯(lián)網(wǎng)和顯示屏的時代,平面顯示技術就變得尤為重要,而眼下新興的OLED研發(fā)和應用 讓我們看到了折疊式顯示屏的可能。
OLED有機電激發(fā)光二極管由于同時具備自發(fā)光,不需背光源、對比度高、厚度薄、視角廣、反應速度快、可用于撓曲性面板、使用溫度范圍廣、構造及制程較簡單等優(yōu)異之特性,被認為是下一代的平面顯示器新興應用技術。
OLED面板今年在手機市場普及加快,連蘋果都宣稱下一代手機將采用柔性屏。但目前即使剛性的OLED面板也供不應求,國內OLED產業(yè)鏈尚未完善,柔性OLED的上市還要時間。面對迅速變化的行業(yè)潮流,中國需要適當在OLED面板上增加投入,同時關鍵是要完善OLED上游材料和設備的產業(yè)鏈布局,并且盡量延長液晶產業(yè)的生命周期。
從產能走勢看,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AMOLED產能面積增長45%,主要是LGD把8.5代液晶面板線的產能轉到OLED所作的貢獻。2016年設備投資改造有所放緩,2017~2018年逐步攀升。2018年由于設備投資達到高峰,所以年度成長率達到54%。
從絕對量看,2018年AMOLED的年產能面積將超過1000萬平方米,包含了LTPS(低溫多晶硅)OLED和大尺寸OLED。從結構來看,未來的增長主要來自于LTPS OLED,就是手機用的AMOLED面板產能。
未來幾年,AMOLED的投資將屢創(chuàng)高峰,但在全球面板產能中仍然占比較低。特別2018年以前,以6代線產能為主,在龐大的顯示面板產能中比重仍然較低。隨著2018年后高世代AMOLED產能加入,預計2019年面積占比才會突破10%,到2020年應該是11%~12%。
從市場、投資、成本看,剛性OLED離我們已越來越近。
首先,市場快速滲透。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AMOLED面板的滲透率會接近三成,高于全球市場20%左右的滲透率。此前,媒體已經報道過,2018年蘋果公司將大量使用AMOLED面板。除了蘋果以外,在中國市場最大的AMOLED手機面板的使用者預計將是OPPO。三星最近幾年積極在中國市場推動AMOLED面板銷售,OPPO、VIVO被作為戰(zhàn)略合作伙伴。
其次,投資旺盛。以全球六代和六代以下線的手機面板產能看,AMOLED到2018年的占比大約達到40%,2020年接近50%的占比??紤]到良率等因素,OLED的出貨量占比會略低一些,預計2020年在6代和6代以下線的手機面板出貨量中占比到40%~45%之間。
第三,成本與液晶(LCD)接近。這是讓國內業(yè)界非常驚訝的一點,剛性AMOLED成本下降速度很快,特別是從2014年到現(xiàn)在。AMOLED成本急速下降,5.5英寸FHD(全高清)液晶手機屏的成本卻下降沒那么迅速。
由于結構原理不同,AMOLED的材料成本占比比LCD低得多,LCD的成本中材料占比接近6成左右,但是AMOLED的成本中材料的占比僅為40%~45%。其他主要就是折舊、攤銷和良率成本。龍頭企業(yè)早期投資的AMOLED產線,部分產線的折舊很快就要結束了。也就是說,占比接近30%的折舊成本會快速下降,AMOLED成本也會快速下降。
OLED面板的成本將逐漸接近LCD面板成本,甚至在可見的未來低于LCD成本。這將是LCD產業(yè)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怎么維持自己的競爭力很關鍵。
不過,柔性OLED似乎離得還很遠。
首先,柔性面板的到來還沒那么快。固定曲率的柔性已經實現(xiàn)了量產,到2018年以前,OLED技術發(fā)展的走向應該是圍繞固定曲率面板進行規(guī)格改善、規(guī)格提升、良率提升。所以,固定曲率AMOLED在市場上逐漸趨向主流化會在未來幾年發(fā)生。
但是,可折疊的AMOLED屏幕不會那么快會來到百姓的生活中。目前已經量產的、將提供給蘋果和VIVO的AMOLED屏幕的固定曲率半徑是5毫米、邊框0.7毫米,觸屏部分仍然是玻璃蓋板。未來的半徑會更小,邊框更窄,觸屏部分將是薄膜蓋板。真正可折疊的OLED面板,應該在2018年以后,才會來到我們生活,所以柔性沒有我們想的那么近。
其次,國內面板廠商都沒有量產柔性OLED屏的專利,一旦量產將會在國際市場面臨專利問題。三星的專利遠超其他所有面板廠商,達到1萬項以上,比國內廠商數(shù)高于十幾倍。
第三,國內設備、材料的配套不齊全。在OLED的制作過程中,核心的材料幾乎都由外資企業(yè)壟斷。因為材料性能、設備性能,一般由面板廠商與材料、設備廠商共同開發(fā)。這意味著,中國面板廠推進OLED面板生產的過程會非常艱難和漫長。目前,美國UDC、陶氏和日本出光興產等公司,占據(jù)了全球AMOLED材料80%以上份額。怎么跟這些材料廠更緊密合作、共同開發(fā),樹立市場規(guī)格,這是中國面板廠未來很重要的問題。
另外,國內外OLED技術的差距。一線龍頭面板廠商的OLED分辨率已經達到400-500PPI,甚至今年底、明年初會推出2K產品。而且,良率已經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正常水平。但是國內OLED面板的分辨率和良率仍然偏低。這背后是人才的競爭,目前國內OLED人才多來自海外,而韓國、日本已經有非常堅實的人才基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中國要保持對OLED面板的適度積極的投資,并且這個投資要跟我們的產品開發(fā)、產業(yè)鏈建設相匹配。第二,因為AMOLED在未來幾年成長很快,但是在絕對產能占比仍然很低,所以我們中國產業(yè)仍然要想辦法維持LED產業(yè)生命力,并且不斷尋找在AMOLED市場中我們自己的定位。
LED產業(yè)是電子制造領域舉足輕重的一塊,是推動智能制造,物聯(lián)網(wǎng)產業(yè)發(fā)展的基礎與前提。NEPCON South China 2016將召集近幾年在電子信息產業(yè)風光無限的LED產業(yè)領袖,為觀眾展現(xiàn)一場LED的科技盛宴。云集全球領先品牌,引領電子制造革命。將于8月30日開啟的NEPCON South China 2016深圳展,也會繼續(xù)扮演橋梁和平臺作用,為未來華南乃至整個中國的電子制造產業(yè)轉型升級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