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連接

深海石油鉆井平臺敲警鐘 南沙海域年流失1個大慶油田

ainet.cn   2010年01月30日
       目前,我國南海的南沙海域有1000多個深海石油鉆井平臺,但這些平臺都是發(fā)達國家研發(fā)的,周邊國家正利用它們開采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等于“每年在流失一個大慶油田”。為此,上海專家呼吁,我國應加快深海石油鉆井平臺的研發(fā)。這是記者昨天從東方科技論壇上獲知的消息。

  “毛澤東有句詩:‘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如今,我國的探月工程將實現(xiàn)‘攬月’夢想,但我們的‘捉鱉’能力卻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 ”上海大學戴世強教授說道。

  昨天,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人員匯聚上海,參加了主題為“海洋、航空領域流體力學的新問題和新方法”的東方科技論壇。中科院力學研究所李家春院士指出,我國有漫長的海岸線和遼闊的海域,那里蘊藏著豐富的油氣、礦藏和生物資源。然而我國只具有淺海開采能力,尚無法研制出1000米以上深度的石油鉆井平臺,而南海海域的深度在1000米以上,因此加緊技術攻關,解決挑戰(zhàn)性科學難題,是我國科學界必須應對的重大問題。

  據(jù)專家介紹,我國南沙海域含油氣面積幾十萬平方公里,石油資源蘊藏量有幾百億噸,天然氣達十萬億立方米。這些資源是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如今,我國能源緊缺,石油消耗的60%以上需要進口,因此亟需加快開發(fā)這個海洋“聚寶盆”。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用在深于600米海域的海上采油平臺是我國自主開發(fā)研制的。

  另一方面,因為缺少這方面的技術和裝備,我國海洋資源正在大量流失。在南沙海域,周邊國家已鉆探1000多口井,查明油氣資源268億噸,每年開采石油超過5000萬噸,天然氣超過400億立方米,為我國近海油氣年產(chǎn)量的數(shù)倍。有專家這樣形容:“我國每年在流失一個大慶油田。 ”

  論壇上,戴世強教授表示,作為水動力學專家,他感到這一問題十分緊迫。 “在中國全力投入嫦娥工程之時,是否還有更急需的事業(yè)應同步進行?”戴教授說,“我覺得有,那就是‘下五洋捉鱉’。我們要加大海洋科學研究的投入,尤其要加快海底深潛、海底觀測和深海鉆探這三大主要方向的技術研發(fā)。 ”

  上海交大專家表示,目前,深海鉆探已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863計劃項目,交大專家正在與中海油等單位合作,開展科研攻關。 “我們的起步雖然慢了,但一定要迎頭趕上。 ”

(轉載)

標簽:深海 石油鉆井 我要反饋 
泰科電子ECK、ECP系列高壓直流接觸器白皮書下載
優(yōu)傲機器人下載中心
億萬克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