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mens x
工業(yè)無線

28家大型企業(yè)欲在天津試水自愿碳減排

2025China.cn   2009年10月23日
        2009年注定成為中國低碳經濟的啟蒙之年。

  6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暨國務院節(jié)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要把應對氣候變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并強調進一步推動排污權交易試點。

  8月,國內自愿碳減排第一單在北京環(huán)境交易所達成。當月24日,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宣布,中國將試行碳排放強度考核制度,探索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體制機制,在特定區(qū)域或行業(yè)內探索性開展碳排放交易。

  隨后,中國本土碳交易的氣溫急升。從政策層面到操作層面,國內碳市場的構筑已是如箭在弦。

  9月,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發(fā)起“企業(yè)自愿減排聯(lián)合行動”。當月17日,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與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簽署三方協(xié)議,成立中美低碳金融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如何試點大規(guī)?;谑袌鰴C制的碳交易,應對中國環(huán)境挑戰(zhàn)。協(xié)議約定,天津排放權交易所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碳金融試點平臺。

  10月10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確認該所課題組發(fā)布的《中國開征碳稅問題研究》報告建議5年之內開征碳稅。

  細心者不難發(fā)現,這令人眼花繚亂的一系列舉動背后,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身影頻頻閃現。

  早報記者最新獲悉,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已收到28家大型排放類企業(yè)遞交的意向函,要求加入“企業(yè)自愿減排聯(lián)合行動”。

  這28家企業(yè)包括中國石油(行情 股吧)天然氣集團公司、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榮程聯(lián)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天津航空有限責任公司、PPG涂料(天津)有限公司、天津濱海能源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遠大空調有限公司、勁量(中國)有限公司等。

  設計“游戲規(guī)則”

  上述行動被外界普遍評價為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去年9月25日掛牌以來,推出的第一個針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實質性行動。

  但天津的雄心壯志,顯然不僅限于此類贊譽。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副總經理穆玲玲在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直言不諱:“這實際上是一個構建碳交易市場的嘗試?!?/FONT>

  可查資料顯示,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是國內首家綜合性排放權交易機構,也是財政部和環(huán)保部目前批復的惟一一家排放權綜合交易試點單位。該交易所由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和芝加哥氣候交易所三方出資設立。其中,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總股份的53%,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持有22%,芝加哥氣候交易所持有25%。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高正琦透露,“企業(yè)自愿減排聯(lián)合行動”已進入市場規(guī)則的設計階段。誰制定游戲規(guī)則,誰就有可能占得先機。

  事實上,為了在中國未來碳排放權交易平臺之爭中搶得先機,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早在成立伊始就已未雨綢繆。穆玲玲說:“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在研究碳交易的政策走向及未來發(fā)展,并積極著手碳交易產品設計的準備工作?!?/FONT>

  穆玲玲說,在經歷了最初的政策瓶頸期后,“今年6月至9月,國家在碳交易方面的政策逐漸明朗,總體政策向好,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企業(yè)自愿減排聯(lián)合行動’也適時推出?!?/FONT>

  由于啟動的是自發(fā)性的減排試點活動,“企業(yè)自愿減排聯(lián)合行動”的原則被確定為企業(yè)“自愿設計規(guī)則、自愿確定目標、自愿參與交易”。

  這一行動又被分三個階段操作。第一期是招募推廣期,第二期是為期不超過一年的研究期,第三期是執(zhí)行期。企業(yè)可以通過簽署意向函的形式加入聯(lián)合行動,與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共同研究設計確定包括治理、核證、市場宗旨、涉及的排放物、基準線、抵扣、減排安排等內容在內的文件。研究期結束,企業(yè)可自愿選擇是否參加第三期。愿意參與的企業(yè)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自愿碳減排協(xié)議書,按照協(xié)議規(guī)定承諾碳減排目標,并參與排放權交易。

  險資涉水?

  金融企業(yè)也躍躍欲試。

  穆玲玲透露,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已與民生人壽有所接觸,“當市場建立后,會有大筆的資金進入,但需要過程?!薄肮蓟?、私募基金以及保險資金都開始盯緊這個市場?!睒I(yè)內人士稱,碳交易的市場機制一旦形成,其他相關產業(yè)必將得到推進。

  事實上,在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的三類會員中,有一類流動性提供商,即在天津排放權交易所進行交易但沒有直接排放、不承擔約束性節(jié)能減排義務的機構,其主要職責是向市場提供流動性。這類機構也被稱為“做市商”。目前,在二氧化硫交易市場上,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已嘗試引入此類金融機構,包括中國 建設銀行(行情 股吧)、中國工商銀行、渤海銀行、 中金公司(行情 股吧)等。(編注:該所是國內惟一允許流動性提供商進入二氧化硫市場的單位,去年12月進行了第一筆二氧化硫交易。)

  “在建立風險控制體系的前提下,碳減排量被金融機構包裝開發(fā)成金融產品、衍生品進行交易,能夠起到活躍市場的作用,提高市場流動性,拓展市場容量。”穆玲玲說,國家環(huán)保部門也認可了上述觀念。

  據介紹,眼下,設置在美國西北大學的中美低碳金融研究中心,已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作為實驗平臺,展開相關課題研究。

  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回答早報記者提問時也指出,碳配額交易和減排融資與貨幣政策有一定關系,碳配額和減排融資是將來很重要的話題,也將是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

  碳市場三大隱憂

  種種跡象均指向一點——國內碳交易市場啟動在即。據悉,作為此前制約中國碳交易市場關鍵因素之一的碳交易市場相關辦法,目前已遞交到國家發(fā)改委層面,預計將在明年推出。

  10月11日,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高正琦更是對媒體高調宣稱,“中國明年年內肯定會啟動國內的碳交易市場?!?/FONT>

  但在中國社科院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研究中心碳市場研究專家陳洪波眼里,“一些機構把建立碳市場看得過于簡單了?!?/FONT>

  陳洪波說,目前中國大規(guī)模開展“碳交易”的時機“不是很成熟”,“建立碳市場不僅涉及國際氣候制度的問題,還需要一整套市場設施的配套、相關法律制度的保障,以及監(jiān)測、核查體系和一個成熟的第三方市場。”

  陳洪波指出,目前媒體所關注的碳交易,以及國內一些交易所推動構建的碳交易市場,其實屬于“自愿減排市場”,是公約外的交易市場。也就是說,企業(yè)本身不受《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約束,沒有減排義務,但為了做零排放企業(yè),購買減排量,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做出貢獻。

  這使得國內碳市場的構建遇到三個問題。

  一是市場需求的問題。中國是發(fā)展中國家,暫未受到《京都議定書》碳減排的硬性約束,企業(yè)沒有強制購買的義務,因此市場需求相對較小?!艾F在可能有一些企業(yè)對此感興趣,想參與交易,但實際上是想出售減排量,獲得收益。但由誰來買,還是需求的問題。實際上,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都非常有限”。

  另一個問題是第三方機構認證核查體系問題。在碳交易中,企業(yè)產生的減排量是真是假,數量是否準確,計算方法是什么,這都需要有一個第三方機構進行核實、監(jiān)測、認證?!澳壳爸袊宦?lián)合國批準的第三方機構只有兩家,所做業(yè)務也很有限”。

  此外,國內目前的法律法規(guī)還需完善。國內碳交易仍不具備明確的法律框架或政策,政府尚未給出明確的批準信號?!氨热?,要明確產生的減排量的產權歸屬問題,是歸企業(yè)還是歸國家所有,包括交易程序、行為的合法性問題,以及市場由誰來監(jiān)管的問題,都需要法律加以明確?!?/FONT>

  陳洪波的結論是,有必要考慮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節(jié)能減排,但第一步無疑是進行小范圍的研究探索和試點。

    已遞交意向函企業(yè)名單

  涂料(天津)有限公司

  2.天津濱海能源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3.天津華能楊柳青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4.遠大空調有限公司

  5.勁量(中國)有限公司

  6.天津榮程聯(lián)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7.濟豐包裝(上海)有限公司

  8.普利司通(天津)輪胎有限公司

  9.天津東邦鉛資源再生有限公司

  10.天津國華盤山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

  11.天津公交(控股)有限公司

  12.天津松下電子部品有限公司

  13.天津軍糧城發(fā)電有限公司

  14.天津軍電熱電有限公司

  15.天津津源熱電有限公司

  16.天津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17.天津新金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18.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

  19.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20.天津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21.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22.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

  23.諾維信(中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24.拜耳(中國)有限公司

  25.錦湖輪胎(天津)有限公司

  26.榮成紙業(yè)(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27.天津通廣三星電子有限公司

  28.飛思卡爾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

  (截至2009年10月16日)

   ◎ 名詞解釋

  碳交易

  全稱是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其將溫室氣體排放權看作是一種產權交換。

  根據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議定書》,發(fā)達國家須在2008-2012年間將溫室氣體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5.2%,以應對氣候挑戰(zhàn)。這一由聯(lián)合國通過的公約設計了清潔能源發(fā)展機制(CDM),即發(fā)達國家可在發(fā)展中國家投資具有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的項目,并把項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量,用于“抵扣”《京都議定書》規(guī)定的減排量。

  正是由于CDM,近年來,全球碳交易市場規(guī)模呈現幾何級增長態(tài)勢,從2004年的3.77億歐元激增到2008年的910億歐元。(編注:在CDM項目中,發(fā)達國家可以獲得核證減排額,也即CERs,用以證明CDM項目減排量,這也正是全球碳交易市場的主要交易標的。道理很簡單,不費事,只要花錢就可以買到溫室氣體減排量,價錢合適的話,何樂而不為?)

  有關專家預測,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有望達到1400億歐元,超過石油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根據《京都議定書》,中國一直到2012年之前沒有碳減排的硬性約束,其主要是通過開發(fā)CDM項目接受發(fā)達國家的資金、技術支持,基本沒有參與、制定碳市場價格。

  目前國際碳市場交易的制度安排,以歐洲為主,中國雖然是國際碳市場最大的供方,但完全被別人的規(guī)則左右。據世界銀行預測,發(fā)達國家在2012年要完成50億噸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其中一半要以CDM的形式實現,其中中國將占到2010年世界總CDM潛力的35%至45%。

  2008年,北京環(huán)境交易所、 上海能源(行情 股吧)環(huán)境交易所以及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相繼建立,中國邁出了構建碳市、制定規(guī)格的第一步。但目前這三家交易所都還僅限于節(jié)能環(huán)保技術的轉讓交易,距離金融性質的碳交易所還有一定距離。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 


(轉載)

標簽:碳減排 我要反饋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專題
即刻點擊并下載ABB資料,好禮贏不停~
優(yōu)傲機器人下載中心
西克
2024全景工博會
專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