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

映象:跨越巔峰的舞者——赫思曼集團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西茨曼先生專訪

ainet.cn   2006年09月26日

  從慕尼黑到斯圖加特,從黑森林到萊茵河畔,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德國制造業(yè)企業(yè)可謂舉世聞名。其中,不乏一些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悠久歷史的企業(yè),盡管無法與世界級巨頭的龐大陣容相媲美,卻也在自己專業(yè)領域中獨樹一幟,領舞全球之同行。這,便是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映象故事。


 赫思曼集團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西茨曼先生


  設想一位正在尋求最先進的工業(yè)以太網通信解決方案的系統(tǒng)集成商,一位想要采購特殊線纜連接器的工程人員,以及一位希望找到具有通信功能而且安全性非常高的起重機力限器的企業(yè)經理湊巧在一起交流,這三個人會有什么樣的共同話題?我想這時候三者之間很有可能會談到同樣一個供應商的名字:赫思曼。

映象一:花開無聲

  自動化企業(yè)的源起似乎總是帶有一點傳奇得令人回味的色彩。在提到赫思曼的歷史的時候,赫思曼集團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萊茵哈德?西茨曼先生興奮而自豪:“1924年,Richard Hirschmann發(fā)明了香蕉插頭,由此誕生了赫思曼公司?!毖永m(xù)80多年的風雨,Hirschmann先生的事業(yè)在經歷了無數花開花落的時節(jié)之后,已經悄然無聲地綻放出越來越絢麗的光華來。

  當年以香蕉插頭的獨特發(fā)明進入德國工業(yè)通信市場的赫思曼公司,如今已經成長成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的赫思曼集團。赫思曼集團自始以產品革新為先導,已經成為眾多領域的技術先鋒,尤其是自動化技術和汽車電子。這兩大業(yè)務分別由兩家在德國Neckartenzlingen的公司獨立地運營:赫思曼自動化和控制有限公司,以及赫思曼汽車通訊有限公司。
  就全球業(yè)務來看,目前赫思曼集團在德國和匈牙利設有工廠,德國、美國和亞洲也都設立了分支機構。2005年集團在全球的員工數是1600人,銷售額達到了2.7億歐元。作為自動化領域不斷創(chuàng)新的先行者,赫思曼自動化和控制有限公司產品的范圍大致包括三大業(yè)務:以太網、快速以太網和千兆以太網的網絡設備;應用于不同現場總線系統(tǒng)的光纖接口以及電子執(zhí)行器和傳感器連接器;還有以PAT和KRüGER為品牌的負載顯示器和負載力矩限制器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不僅僅使用在傳統(tǒng)的起重機領域中,在上述建筑機械以外的范疇也獲得了飛速的發(fā)展,如物料搬運領域。而作為另一大業(yè)務部分,赫思曼汽車電子也從最初的發(fā)射和接收系統(tǒng),發(fā)展到各種各樣的天線及用來連接天線和終端設備的銅纜。赫思曼在TV混合調諧器領域無疑已經是世界的領導者,而且也是世界上為大批量生產的交通工具提供這種調諧器的第一個廠家。
 
  了解至此,我突然有了一種甚為奇特的感覺:赫思曼的業(yè)務發(fā)展似乎與赫思曼自己的通信產品頗有幾分相似,四通八達的網絡喻示著赫思曼全球業(yè)務的枝繁葉茂;而透明傳輸的重要數據又象征了花開無聲的巨大力量。

映象二:大象無形

  2006年8月22日,在赫思曼電子(上海)有限公司的喬遷慶典上,西茨曼總裁先生在煥然一新的辦公室里面似乎前所未有的高興。正忙著在鏡頭前拍照的他看見我們記者的到來,還不忘打個招呼,露出瀟灑的一笑,結果正好被攝影師捕捉定格在底片上了。直到采訪結束,我都很難將如此風趣幽默的總裁先生與赫思曼那以技術創(chuàng)新為先導的風格聯系起來。
  就自動化供應商而言,根據其發(fā)展規(guī)模和重點發(fā)展策略,大致可以劃分為四類:以客戶支持為中心、以政府準入為中心、以資金運作為中心,以及以創(chuàng)新技術為中心。一般而言,企業(yè)的發(fā)展歷程也大致可按此順序劃分發(fā)展的階段。也即是說競爭的重點,最終將聚焦到技術這一核心競爭力因素上面來。從香蕉插頭的發(fā)明開始,赫思曼的風格仿佛一開始便注定走上這樣一條高端競爭的道路。拋開赫思曼那紛繁復雜的產品線和越來越全球化的業(yè)務進程,一種技術創(chuàng)新的先行者形象卻是一脈相承,帶有清晰的烙印。我們只需要從赫思曼技術的幾個獨到之處便可知曉一二。

  赫思曼自動化控制有限公司是目前以太網市場上惟一一家能夠提供完整數據通信產品的公司。
  早在20世紀80年代,赫思曼在斯圖加特大學開發(fā)了世界上第一個光纖網絡,是當時全球最大的項目。
  在10多年前,赫思曼開發(fā)了第一臺工業(yè)級交換機。據ARC咨詢公司2005年的一份報告,目前赫思曼的工業(yè)以太網交換機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獨創(chuàng)的卡軌式交換機已經成為交換機市場的主流安裝方式。

  獨特的負載指示器和負載力矩限制器產品在設計上使用了強大的微處理器系統(tǒng)、幾何傳感器和力量傳感器,大大增強了可用性和成本效率,增強了起重機、升降平臺和其他眾多移動設施的安全性。

  作為以太網Powerlink標準化組織(ESPG)和工業(yè)自動化開放網絡聯盟(IAONA)組織的發(fā)起者之一,赫思曼在以太網技術的確立和在工業(yè)領域的標準化上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

[DividePage:NextPage]

  我們必須承認,一個能夠在80多年中始終站在技術最前沿,不斷超越自身的企業(yè),其獨特的文化應該是在它技術先進性下面的最肥沃的土壤。對于自己的產品和技術,總裁先生提到了兩個詞:Innovative(創(chuàng)新的)、High-quality(高質量)。“不斷對創(chuàng)新的高質量產品與服務進行投資,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之一。例如在工業(yè)以太網業(yè)務方面,我們每年將銷售收入的10%投入產品研發(fā),2005年被德國技術開發(fā)部、經濟事務部等聯合授予2005創(chuàng)新企業(yè)獎?!?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總裁先生竟然肯定地說,“我們80%的產品推出不超過3年?!蔽蚁脒@對于很多我們國內的企業(yè)在思考技術投入程度的時候,應該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對于自己的員工管理,西茨曼先生列舉了三大要素,即“自由的思想、開放的領導和員工的培養(yǎng)?!钡拇_,只有從管理者到普通員工具備了這三大要素,才有了搭建起一個技術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文化平臺的前提。

  大象當無形。除非你去認真觀察,細心體會,否則將永遠也無法領悟一個不斷超越技術顛峰的舞者那背后的起伏。

映象三:行者無疆

  從1993年與徐州工程機械集團合作建立了合資公司開始,標志著赫思曼在中國市場邁開了重要的第一步?!霸摵腺Y公司主要是負載顯示系統(tǒng)和力限器的生產及中國市場的推廣。赫思曼及其合資公司與徐工也建立了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總裁先生說道,“在中國的工業(yè)以太網產品銷售始于2001年銷售代表處的建立。面對潛力巨大卻充滿挑戰(zhàn)的中國市場,我們始終保持與上海海得控制等中國經銷商的密切合作,2005年我們成立了全資的赫思曼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并于去年在北京開設了新的辦事處。此外,今年4月份我們在寧波成立了合資廠負責生產連接器產品,預計明年產量將達到約10,000,000件/年”。

  作為技術的先行者,必須在別人沒有走過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奮力前行。在西茨曼先生率領下的赫思曼集團,正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特殊的市場上經歷著起伏跌宕,風云變幻。不過,作為最高領軍者的西茨曼先生對中國的工業(yè)以太網市場具有相當的信心,“如今歐洲的工業(yè)以太網應用最廣,其次是美國,亞洲第三。但是從增長率來看,情況則正相反??梢钥匆妬喼薜墓I(yè)以太網增長率最高,而且潛力巨大,將成為最大的未來市場?!?BR>
  西茨曼總裁先生對赫思曼以太網產品在中國的市場策略非常明確:“我們的重點將放在基礎設施和發(fā)電等現有業(yè)務上面,但同時也要積極進入像冶金、化工、汽車和交通等具有潛力的新的行業(yè)。為此,赫思曼將會重點對合作伙伴和客戶方面的技術研討會以及培訓工作進行投資。在今后3年內,我們的目標是,工業(yè)以太網業(yè)務銷售達到2千萬歐元,工業(yè)連接器產量將達到25,000,000件/年,而電子控制系統(tǒng)業(yè)務則希望達到兩億人民幣?!?BR>
  “更快、更高、更強”,不僅僅是奧林匹克精神的詮釋,也完全可以成為我們對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取的行業(yè)領袖的映象。跨越顛峰的舞者,所舞動的不僅僅是動人的姿態(tài),更是一種睥睨群雄的氣勢,一種永不停歇的精神。

(轉載MM現代制造)

標簽:赫思曼 網絡 我要反饋 
泰科電子ECK、ECP系列高壓直流接觸器白皮書下載
優(yōu)傲機器人下載中心
億萬克
專題報道